选调生风采
叶艳艳
福建省2019年应届选调生
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系2016级硕士研究生毕业
寿宁县委组织部四级主任科员
·讲群众语言·
▲为社区老人剪指甲
再次,讲群众语言便于开展工作。前段时间县广电网络公司联合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社区低保户免费安装电视机顶盒,免收一年费用,期后补贴使用。广电网络公司提前一天通知了低保户第二天到社区登记,但是第二天却没人来,原来他们通知时用普通话告知对方自己是广电网络公司的,于是我就建议用“土话”再通知一遍,并告知对方自己是社区工作人员。果然,不一会儿人就都来了,问起原因,他们说还以为昨天接到的是诈骗电话。你看,“土话”有时就是独具魅力,社区工作人员才是群众的“自己人”。选调生村官要经常到田间地头、背街小巷,和群众同坐一条凳上,多听、多学、多讲,这样群众性语言就会丰富起来,久而久之自然能将上级政策“翻译”成群众能理解易接受的“群众语言”。
·向群众学习·
三是主持工作会议时,群众教会我不唱“独角戏”。担任支部书记助理的时候,我发现每次开党员大会时前排的座位都是空的,开两委会议时也坐得不集中,唯一的相同点就是每次会议都是主要听支部书记说。后来,我担任支部副书记,策划了一次主题党日活动,让老党员上台分享自己的入党故事,并就党员如何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进行交流。刚开始大家有点拘谨,逐渐地就畅所欲言了。再后来,我主持支部工作,每次开会我都鼓励大家发表意见,并积极采纳。久而久之,我发现前排座位不再是空的了。这让我意识到:要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挖掘群众的智慧,唱“独角戏”只会让群众离我们越来越远。正是通过这一件件小事,我得到了工作上的启发,也不断适应基层工作环境,逐渐融入到群众中去。
·为群众服务·
一是用心服务。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隔壁有一个居民活动中心,这里既是社区义务消防队日常训练的地方,也是居民婚庆喜事的公共宴会厅,还是社区重大文体活动的举办场所,但是四面墙壁破乱,棚顶漏水,柱子生锈,不美观且存在安全隐患。经过半年多的筹划,我牵头对活动中心进行了修缮,并在这里设置了党建文化墙,展示茗溪社区村改居以来的党建工作成果,既美化了活动中心,又增添了文化气息,让进入活动中心的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增强了居民的自豪感,提升了村级组织的向心力。
二是用情服务。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我们把便民服务中心设在一楼。群众经常会到便民服务中心申请低保、申请残疾认证、打印证明材料、咨询政策、复印证件等,面对来访群众,我们都是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句亲切的问候,站在群众的角度,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求,做不到的就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我们为群众做的常常是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对群众而言往往就是一件“大事”;我们是服务在最基层的年轻村官,但在群众眼里就是党员干部的形象代表。所以,我们是敷衍塞责还是热情服务,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
三是用力服务。通过了解贫困户实际困难和具体需求,为社区贫困户争取到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每月薪酬1420元,帮助解决了贫困户基本生活问题。联系社会公益组织到社区开展贫困户慰问、公益演出、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理发、量血压、测血糖等公益服务,通过开展公益性活动,丰富社区文化,让困难群众和孤寡老人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关怀,社会的关心关爱,进一步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