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精心培育具备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 ,专业基础扎实、 跨学科能力突出的公共治理拔尖创新人才。
林亚清

MPA教育中心副主任

职称:教授、博导

学历:

联系电话:

个人主页:https://faculty.xmu.edu.cn/LYQ1234

电子邮件:linyaqing@163.com

主讲课程:本科生:《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行为学》、《公务员绩效管理》、《团队建设与管理》、《管理心理学》
研究生:《公共组织行为学》、《人才政策与战略》
博士生:《行为公共管理与实验》
研究方向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基层治理、人才政策、就业政策

教育经历
2010.07-2013.06 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博士
2005.09-2008.07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
2001.09-2005.07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
工作经历
2023.07-至今 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
2022.01-2023.12 挂职于厦门市翔安区工业信息局任副局长
2017.07-2023.07 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2015.12-2017.07 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助理教授
2013.10-2015.12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师资博士后
主要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基层政府人力资源柔性的生成逻辑、治理效能与培育路径研究“(批准号24BGL150),2025/01-至今.
[2]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智能化时代算法应用的社会影响及其治理研究” (24&ZD189)子课题,2025/01-至今。
[3]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公务员变革行为形成机制与推进路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2022/01-2023/12.
[4] 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干部担当作为视域下的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研究”(批准号FJ2020JDZ005),福建省社科联,2020/12-2022/12.
[5]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研究”(批准号2072021077),厦门大学校长基金,2020/12-2022/12.
[6] 获得了“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资助;2017年,文科。
[7] 主持中央高校课题“动态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项目批准号: 20720151204,2015/9-2018/9。
[8] 主持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情境下工会-管理层合作、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态度的跨层次影响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71402153 ;2015/01-2018/01。
[9] 主持了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中国情境下的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态度跨层次研究:雇佣关系氛围与组织文化的角色探讨”,项目批准号:14YJC630079;2015/01-2018/01。
[10] 主持了中国博士后基金委过目“我国工会-管理层合作对员工态度的跨层次影响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M560533,2014/01-2015/10。

主持和参与的政府课题:
[1] 主持了晋江市委组织部委托课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机制研究》,结题。
[2] 主持了晋江市委组织部委托课题《年轻干部入党动机研究》,结题。
[3] 主持了平潭实验区党群工作部《平潭机关事业干部队伍结构优化》,结题。
[4] 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了《厦门市“十四五”文化事业产业人才发展规划》,结题。
[5] 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了《十四五厦门市宣传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结题。
[6]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加了《福建省莆田市公共服务发展的是十四五规划》,结题。
[7]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了《厦门特区70年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总结》,结题。
[8]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了《厦门市人才流入流出情况及成因分析研究》,结题。
[9]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了《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结题。
[10]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了《莆田市重点产业梳理研究报告》,结题。
代表性论文
[1] 林亚清, 陈美茜, 黄梦晨, 魏志华. 财政透明能否缓解企业“税负痛感”——基于企业税负粘性视角的研究. 经济学家 . 2025 (04): 79-88.
[2] 林亚清, 蓝浦城. 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何以影响其变革行为?——工作重塑的中介作用和变革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第4期,pp. 80-96, 2023.
[3] 林亚清, 王楚津, 魏志华. 避责视角下“会海”现象的新理论解释与治理策略, 东南学术,第3期,pp. 127-137, 2023.
[4] 林亚清, 蓝浦城. 干部公共服务动机、胜任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的探索, 公共行政评论,第2期, pp. 84-104, 2023.
[5] 林亚清, 蓝浦城. 高绩效工作系统真的会减少心理契约违背吗?———威权领导与独立型自我构念的联合调节作用检验, 管理学季刊,第3期, pp. 1-25, 2022
[6] 林亚清. 限制抑或激活:繁文缛节如何影响公务员变革行为?, 公共行政评论, 第3期,pp. 40-59, 2021.
[7] 林亚清,张宇卿.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会影响公务员变革型组织公民行为吗?——变革义务感的中介作用与公共服务动机的调节作用, 公共行政评论,第1期, pp.132-150, 2019.
[8] 林亚清,陈振明. 公务员的使命效价与工作热情关系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的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pp. 123-134, 2018.
[9] 林亚清, 魏志华, 赵娟, 王明溦.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实依据与财税政策选择, 财政研究, 第4期, pp. 95-111, 2017.(封面推荐文章)
[10] 魏志华, 林亚清, 周雄. 财政透明度问题研究进展, 经济学动态, 第3期, pp. 136-149, 2017.
[11] Lin, Yaqing, Li Yan, Zhao Shuming, Armstrong, Steven. Political Networking Strategy and Firm Performance: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SSCI), 27(4): 570-590, 2016.
[12] 陈振明,林亚清. 政府部门领导关系型行为影响下属变革型组织行为吗?——公共服务动机的中介作用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 公共管理学报,第13卷,第1期, pp. 11-20, 2016.
[13] 林亚清, 赵曙明. 基于战略柔性与技术能力影响的制度支持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管理学报, 第11卷, 第1期, 46-54页, 2014.
[14] 林亚清, 赵曙明. 乐观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领导成员关系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检验, 软科学, 第28卷, 第4期, pp. 62-65,77, 2014.
[15] 林亚清, 赵曙明. 感知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绩效关系研究——组织信任的角色检验, 南大商学评论, 第11卷, 第1期, pp. 203-218, 2014.
[16] Lin, Y., Zhao, S., Li, N. A study of network-building HR Practices for TMT, Strategic flexi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Nankai Business Review International, 5(1): 95-114, 2014.
[17] 魏志华, 林亚清. 我国社保基金“缩水”困局:现状、成因与对策, 改革, 第3期, pp. 47-55, 2014.
[18] 林亚清, 赵曙明. 政治网络战略、制度支持和战略柔性——恶性竞争的调节作用, 管理世界, 第4期, 82-93页, 2013.
[19] 林亚清, 赵曙明. 构建TMT社会网络的人力资源实践、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南开管理评论, 第16卷, 第2期, 4-15页, 2013.
[20] 魏志华, 林亚清, 吴育辉, 李常青. 家族企业研究:一个文献计量分析,经济学季刊,第13卷, 第1期,27-56页, 2013.
获奖
2025年 在第九届厦门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中获评“安踏创新专项奖励基金优秀创新教育指导教师(研究生)”称号
2021年 执笔的《厦门市“十四五”文化事业产业人才发展规划》课题获评2021年度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调研课题项目
2021年 第九届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论坛三等奖
2021年 第九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曙明论文奖三等奖
2020年 认定为厦门市高层次人才
2017年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
2016年 厦门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青年奖
2015年 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著作
[1] 林亚清,公共组织行为学,厦门大学出版社,字数515000字,2025年6月.
[2] 林亚清,公务员变革行为形成机制与推进路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字数389000字, 2024年9月.
[3] 林亚清,高绩效工作系统、工会与管理层关系氛围以及雇佣关系氛围的实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字数120000字,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