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晚七点,厦门大学南强议事厅五院解读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研讨会如期开展,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公共事务学院陈茗副教授,新闻传播学院熊慧老师,国际关系学院暨南洋研究院朱津辉硕士,台湾研究院王丰收博士,人文学院周师师博士进行演讲,同时还邀请了国际关系学院赵立海老师为嘉宾。名师、学霸齐聚一堂,以不同专业的视角解读二孩政策。
首先,公共事务学院的陈茗老师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解释政策与权利,以一系列权威的数据、图表与理论,全面、客观地解读了二孩政策。陈老师就少子化(生育孩子的数量低于更替的水平,低于总和生育率)及其机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说明。他表示随着人均寿命的不断升高,少子化将带来人口老龄化及人口数量减少等严重问题,因此,全面开放二孩是十分重要并且必要的。陈老师认为政策应当交还于国民,权利应当交还于家庭,更多地依靠家庭和夫妻来决定是否生育,生育多少,采用家庭节育的方式。最后陈老师鼓励年轻人生育,提倡一个太少,两个正好,三个过多,赢得掌声一片。
接下来是新闻传播学院的熊慧老师的议题——关于公共政策推广的得与失。熊老师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1.为什么政策已放开,但是生育二胎的行动与计划却遇冷?2.新闻媒体在政策传播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熊老师通过媒体微博的相关报道,从发展框架、权利框架以及质量框架的角度思考以上两个问题。她指出公众是一种“失”角色,而他们与媒体的“得”的观念相反,媒体认为生育二胎将会得到些什么,而公众则认为生育二胎更多地会“失去”。熊老师认为应当跳出二元主义,支持公众的选择权。
国际关系学院暨南洋研究院的朱津晖硕士则是从国际的视角带领我们领略其他国家的生育政策,一种是限制人口,多数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另一种是鼓励多少,通常是发达国家,如俄罗斯,通过金钱补贴、产假以及权益保护等来鼓励多生。还有一种是既不鼓励多生也不限制生育,类似于美国。他放眼不同国家的案例,结合各国媒体对于中国二孩政策的看法,为同学们打开了开放二孩的国际视角。
台湾研究院的王丰收博士,从两岸青年的婚恋生育关来对二孩政策进行话语分析。他认为国家政策改变了人的婚姻甚至是命运。例如独生子女政策就对几代人产生了影响。最后他强调当尊重女性,维护女性权利。
人文学院的周师师博士从二胎、女性、私有制的角度来解读女性生育。以中国第一女性主义电影《人鬼情》为依托讲述女性主义,接着分析马克思提到的“生育”是家庭的核心问题,并用数据表明大多数女性生育二孩的意愿是薄弱的。
经过了一系列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提问互动,交流意见,最后国际关系学院的赵老师进行了总结,赵老师从家与国,理性与情感,权利与自由等方面深刻地分析了二胎政策,认为应该鼓励生育,并支持二孩政策的放开。
此次二孩政策的解读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反响,充分显示了跨学科研究的乐趣所在,展示了同一问题不同学科研究视角的差异性。对同学们认真研读、品味公共政策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团总支
学术部 苏娇妮
宣传部 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