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学院动态
我院新增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时间:2015年10月10日 00:00    来源:    浏览:

        福建省教育厅今日正式公布了第二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我校牵头组建的“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高效转换器件协同创新中心”、海西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水环境健康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省外专家函评、现场答辩、专家投票等环节,正式被认定为福建省第二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由我校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亚洲公共行政网络(AGPA)等单位组建。中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以跻身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研究的学术高地为目标,全面提升公共政策与地方治理科学研究、决策咨询、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

     “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高效转换器件协同创新中心”由我校牵头,福州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厦门乾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协同单位。中心旨在围绕半导体光电材料生长、半导体光电器件制备、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表征、半导体光电应用产品开发四个方向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一批光电产业新锐人才,建设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科技体制示范基地,为区域光电产业关键科技提供支撑。

  “海西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我校牵头,福州大学、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协同单位。中心以面向海洋导航和定位技术研究为创新引领为切入点,旨在通过产学研各方的协同创新在高精度区域导航和定位技术研究领域占据国内领先地位,力求推动专网通信设备、微波部件、多媒体智能终端等多个我省传统优势行业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建设成为成果转化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重要基地。

  “水环境健康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由我校联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核心协同单位组建。中心旨在解决一批水环境健康与安全面临的共性问题,突破一批水环境保护和污染修复急需的关键技术,全面提升我省水环境健康和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汇集海内外优秀人才,开展创新技术和人才培养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建成国家水环境保护领域人才培养、企业创新和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示范基地。

  “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次获得认定的第二批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共有18个,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对各协同创新中心在经费资助、优秀人才计划、公派出国学习和交流等相关资源配置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连同第一批的“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医用生物制品协同创新中心”、“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等,我校牵头的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数量现已达到8个。

  (科技处、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