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学院动态
“营商环境建设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学术研讨会举行
时间:2019年11月27日 11:19    来源:    浏览:

20191123日,由《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共同主办的营商环境建设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厦门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专家学者和杂志社的社长、主编、编辑参加研讨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辑王炳林,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全海,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黄新华、院长朱仁显出席会议。

研讨会开幕式由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朱仁显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全海教授致辞。全海教授简要介绍了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及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并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他指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了新的命题,今天这场学术研讨会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他希望通过举办这次研讨会,共同分享各位知名专家学者的智慧,进一步加强对我国营商环境建设的理论研究,总结好我国营商环境建设中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成功经验,构筑中国营商环境建设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为外界坚定中国营商环境信心提供理论支撑,也为人类探索更好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随后,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辑王炳林教授致辞,他高度肯定了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并介绍了《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的办刊方针和基本定位,号召与会学者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黄新华教授代表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和公共政策研究院致辞,他表示优质的营商环境既要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制度、政策及执行保障。换言之,营商环境是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交集领域,两者的“握手”是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体良性运行的关键所在。各位专家学者在本次会议上基于不同视角、不同学科领域的真知灼见,将为建构政府与市场关系良性互动的营商环境、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贡献智力支撑。

此次研讨会由两场主题报告、两场分论坛和小切口·大问题厦门专题研讨会组成。第一场主题报告由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吕志奎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彭向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宏山教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周向红教授分别作《论政务营商环境及其评价》、《放管服改革中的府际学习机制——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例》、《数字经济背景下地方政府消除省际贸易不均衡的路径与机理》的主题报告。

第二场主题报告由《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室主任王群瑛主持。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阎波、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任勇教授、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李德国分别作以《用运动战突破办事难”—理解地方政府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制度逻辑的一个视角》、《放管服改革中的审管衔接与营商环境塑造》、《构建面向十四五的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基于福建省的个案研究》的主题报告。

下午进行的四场论坛中,来自东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侨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就营商环境建设中的放管服改革、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政府职能转变路径、政务生态环境优化等主题分享了研究成果。在评论人的精彩点评后,现场师生就相关理论话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与交流。

下午与四场平行论坛同时进行了“小切口,大问题”第二轮研讨会。来自《中国行政管理》编辑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暨南大学、贵州大学、华侨大学、厦门大学等公共管理学界的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对“小切口,大问题”第二轮研讨会的入选论文为进行深度研讨。

在研讨会闭幕式上,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吕志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学术研讨会聚焦于营商环境建设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是中国公共管理学界主动适应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需求、为建构政府与市场新型关系模式作出知识贡献的具体体现,尽管研讨会日程安排紧凑,但研讨过程气氛热烈,思想交流活跃,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