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学院动态
厦门市委政法委-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联席会举行,签订“共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合作备忘录”
时间:2020年06月09日 12:08    来源:    浏览:

68日上午,厦门市委政法委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在我校颂恩楼215会议室举行联席会,双方签订了“共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研究基地合作备忘录”。

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黄新华主持本次会议。厦门市委政法委副书记余小明等一行9人,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徐进功教授,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朱仁显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艳涛教授,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姚峻峰教授,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吕志奎教授,厦门市委党校蔡旭副教授等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举行此次联席会是贯彻落实厦门市-厦门大学市校联席会议的迅速行动和务实举措,是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以及有关学院整合优势科研资源,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研究新高地,增强服务政府和社会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厦门争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国示范市,打造最具有安全感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余小明同志和黄新华教授代表双方签订了“共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研究基地合作备忘录”。

在联席会上,余小明同志谈到,厦门大学在厦门平安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厦门治理、厦门平安作出了“厦大贡献”。市政法系统作为厦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笔人”,需要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与我校加强合作。徐进功教授指出,厦门大学根植于厦门,双方在市域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厦门大学在市域社会治理相关学科领域有着长期的建设和深厚的积淀。他希望双方以共建研究基地为契机,建立长效机制,产生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智库平台,为我市乃至国家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和人才支撑。

市委政法委基层治理处副处长唐文峰介绍了厦门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有关工作情况。公共事务学院李德国副教授介绍了双方合作开展“厦门市域社会治理战略研究”课题的中期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艳涛教授、信息学院姚俊峰教授、公共事务学院吕志奎教授、厦门市委党校蔡旭副教授分别从提炼中国之治的厦门经验、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的人工智能支撑、建立应急救援培训演练基地、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的“制度--技术”体系等不同角度,对厦门市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出意见和建议。

公共事务学院朱仁显院长总结提出,公共事务学院近年来积极围绕“治理现代化”主题开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在国家治理、县域治理已经建立平台。此次双方建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形成了从国家治理、市域治理到县域治理的完整研究链条,为公共事务学院与兄弟学院进一步整合研究资源,提升决策服务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据悉,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黄新华教授担任“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首届主任,负责研究基地的日常管理与运行。研究基地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推动在政策研究、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交流、实践基地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合作,组织开展对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的战略性决策咨询研究,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平台。研究基地还将建立“市域社会治理决策与大数据实验室”,探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双方还将共同建立社会实践基地,联合开展创新挑战赛、征文、论坛、实习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公共事务学院 甘巧婷、林诗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