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学院动态
公共事务学院举行“传承五四精神,勇担时代责任”主题团日活动
时间:2018年05月08日 22:45    来源:    浏览:

        5月3日晚,由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林盛铨老师主持的“传承五四精神,勇担时代责任”主题团日活动在成智一220会议室召开。参与今天讨论会的有校机关团委副书记、人事处师资科科长曾天从,学院团委老师和辅导员老师,以及本科研究生青年团员代表。

        首先,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林盛铨老师发言指出本次校团委组织的“传承五四精神,勇担时代责任”主题团日活动,旨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并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下午的《厦门大学典故与文化底蕴》主题报告会进行深入讨论,希望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同学们真正领悟厦门大学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恒久精诚的大学精神,进一步培养爱校荣校意识、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明确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勇于承担时代的重任,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其次,各团员学生代表进行了发言。2016级社会学社会工作系本科生袁珂鑫讲到,通过下午的讲座,他对学校符号,例如校徽、校训、校歌等学校代表符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好的文化应有多面而深刻的解释而不可能只有一种解释。作为学校导游队的一员,作为能将学校文化传播到外面的一个窗口,今后,他会更加注重对学校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挖掘以更好地弘扬厦大文化。

        2017级行管硕士凌宇薇谈到,通过下午的讲座,她认识到信仰是前进的方向。嘉庚先生曾言:“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屈辱,就应从立足教育开始,教育是立足世界的资本。”这是嘉庚先生的信仰,体现了自强不息的信念,她希望全体厦大学子都能坚持这种信念。

        2016级行管硕士黄浩说道,嘉庚先生是著名的华侨爱国教育家,他从小听着他的故事长大,感触颇深。他认为,爱国教育应严肃抓起而不应流于形式,精神的传承应能够贯彻到实处。团校教育工作应更加积极地探索教育的形式,特别是除了开会以外的其他新形式。大学之道,在于教书立人,立德树人更应在教书之前。

        2015级公管本科生刘文华对于下午讲座有两点深刻的体会,一是身为厦大的学生是特别幸福的事;二是身为厦大学生是特别自豪的事情。厦大在社会中有很高认可度,备受关注,作为厦大学生应以此为荣,积极进取,为厦大的荣光添砖加瓦。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林盛铨提出了三点意见建议。第一,主要学生干部在参加了学习活动后,要自觉主动地把党团课的精神传递、传播给其他同学,带动大家学习。第二,学院也在积极探索党团日活动的方式,加强各种学习的实效性。第三,学院重视对同学们爱国爱校意识的培养,希望同学们能有“今天你以厦大为荣,明天厦大以你为傲”的自觉和担当。

        校机关团委副书记、人事处师资科科长曾天从老师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信仰能带给人方向感和力量感。共产主义的信仰看似遥不可及,但其实它就像启明星一样,一直指引我们前进。很多老师出国深造,对国内外不同点有更理性的认识,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更加的认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最深层、最持久的一种情感。

        他认为,作为公共事务学院的学生,同学们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仰,明确学这个专业到底为了什么。只有坚定地信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能更有力量感。很多同学毕业后会到政府部门工作或者成为社会研究学者,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仰,才能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最后,公共事务学院党委副书记林盛铨做会议总结,他认为通过今天的报告和讨论,同学们应该看到,陈嘉庚先生留给厦大的不仅有物质的厦大、故事的厦大,还有典故的厦大、文化的厦大。

他提出,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的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

他希望大家能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谆谆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爱校,勇挑重担,祝愿大家都能乘着新时代的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中放飞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