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学院动态
第47期成智大讲堂成功举办
时间:2016年05月09日 08:49    来源:    浏览:

        2016年5月4日晚7点,第47期成智大讲堂在成智楼108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公共管理系的李学老师,李老师以《问题意识、科学方法与国际视野:研究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为题,从公共行政的学科视角,为同学们在学术研究道路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开展了一期非常生动有趣的学术讲座。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李老师提出进行公共行政研究首先要思考有意义的问题。譬如公共行政是什么?公共行政在做什么?如何去研究公共行政?李老师认为学术之路先要培育良好的学术思维能力,“不在于如何把面包做大,而在于如何将面包做的更醇,更香”。李老师提到,当前我国行政学研究现状还存在规范化水平不高、问题意识不清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有问题意识,要思考如何改善公共行政这一问题。这要求我们要从时代的视角,国际化的视野来思考问题,正如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不再是从中国看世界,更应该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中国。

        此外,李老师认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好问题首先要源于真实的世界,其次具有国际背景,再者有足够的新颖性,并且具有理论或者是实践意义,此外,研究者还需要对该问题具有研究兴趣,并且具备一定的与之相配的研究能力。研究者在进行选题时,要注意形成一个“概念漏斗”,即要从社会现象聚焦到研究主题,再不断缩小到具体的研究问题。

         李老师认为研究一定是要对问题的认知有推进,而推进则是建立在文献基础之上,故而文献综述的质量影响了一篇学术论文的规范程度,其中同样包括文献的质量,文献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文献的贯穿程度。李老师提到,研究的目的是对尚无确定性结论的重大问题做进一步探索,通过相关的数据对他们进行解释,从而寻求问题的答案。李老师提倡让数据唱歌,从而避免过度推论,另外,无论是文献的选取与评述,还是数据的收集以及结果的讨论,都要保障内在紧密的一致性,要有直接而简明的联系。

        讲座的最后,李老师劝诫同学们人生的目的是在于能服务而不在于享受,所以研究生阶段一定要养成独立、自由的思想;扎实学习基本理论,苦读学术经典以及方法论原著,从而真正地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研究生团总支学术部、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