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学院动态
座谈会师生互动交流,助力导航大创项目 ——记2015年公共事务学院“大创”项目中期考核座谈会
时间:2015年12月11日 13:33    来源:    浏览:

       2015年12月9日上午,公共事务学院“大创”项目中期考核座谈会在成智楼301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晓慧老师、团委书记徐莹老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易林老师、政治学系王伟光老师、硕博生“学生导师”代表和大创项目团队代表等出席了本次座谈会。公共事务学院2015年度共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3项。在项目成立初期,学院建立了“双导师带队—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协同指导”、“硕博生辅导—本硕博一体学术交流”的项目管理模式。本次座谈会针对同学们在项目研究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答疑解惑,为“大创”项目团队助力导航。

       首先,“大创”项目代表介绍了项目研究进展。2014级本科生吴锐、洪钰钏同学分别对《广场舞对城市空间文化公共领域的塑造》、《医疗责任保险下的多方博弈》项目研究的情况进行了汇报,他们将“大创”项目研究与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机会开展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形式,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也表示在研究方法和基础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提升。往届“大创”项目负责人、“挑战杯”国赛三等奖获得者梁忠榜同学,在分享其“大创”项目经验时,也向大家介绍了参加“挑战杯”竞赛的经验,并对“挑战杯”竞赛的选题、团队组建和实地调研等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梁同学指出:“做课题调研对于我们而言,锻炼意义大于功利意义,其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能够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

       之后,硕博生“学生导师”代表秦妍同学分享了学术研究经验。她认为,要做好学术研究,首先要将读书和写文章结合起来,既要广泛阅读专业经典书籍,又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将文章中的好观点应用于写作;第二要勇于下笔,项目研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创作与修改,论文结构才能更加清晰,观点才能更加凝练;第三要多主动地与专业指导教师和硕博生“学生导师”交流。最后,她认为“本硕博一体化学术交流有利于三个层级的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紧接着,会议进入最为关键的师生互动环节。学院学生工作组在前期进行了项目跟踪调查,搜集反馈意见,现场同学也积极发言提问。易林老师和王伟光老师分别针对同学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出了专业建议。易林老师指出,本科生参与“大创”项目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大创”项目来学习研究方法、积累专业理论,“大创”项目研究与课堂学习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项目研究与课堂学习对立起来,项目研究中的收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学习研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不能急于求成,与调研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注意调研的方式方法和调研的基本伦理。王伟光老师指出,进行“大创”项目研究,首先要明确研究目的,对研究的问题一定要清晰明确;其次是要明确课题的可行性,对于困难程度和所需时间要有一个预期;最后要有执行力,选择了做研究项目就要坚持下去,不能轻言放弃。

        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晓慧老师进行了总结讲话,她对“大创”项目导师的认真指导和付出表示感谢,指出学院会更加重视开展学生的学术科创活动,增强学术活动的吸引力,同时会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引导更多的学生参加学术科创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至此,本次座谈会圆满结束。“大创”项目中期考核座谈会既促进了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也有利于“大创”项目的顺利推进,更是公共事务学院重科研、抓学风的重要体现。我们期待“大创”项目取得优异成果,同学们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在参与“大创”项目的过程中得以全面提升。

 

                                                                                                                             公共事务学院团委

                                                                                                                               2015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