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号下午,公共事务学院第44期成智大讲堂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包刚升老师。包老师基于自己的学术著作《民主崩溃的政治学》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民主崩溃的政治学”的专题讲座。同学们反响活跃,现场座无虚席。
包老师首先提出了该研究的三大前提,即民主崩溃的政治学不是在否定民主,而是通过解释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民主崩溃事件来寻求新兴民主政体的稳定之道。民主研究并不仅仅是政治哲学上的研究更是实证研究,是基于经验来剖析民主转型与运转的逻辑。民主转型并不是基于旧制度的瓦解、启动转型、民主巩固这样简单的逻辑,而是基于更为复杂的转型图景,转型有着挫败的可能性。
其次包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研究问题:民主政体为什么会崩溃?什么因素以及何种因果机制导致了民主政体的崩溃?包老师以希特勒依靠民主选举上台的例子指出民主崩溃是一个重大的问题,而现阶段和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相比,民主崩溃却缺少系统性、理论性的解释。如果新兴民主国家不能降低民主政体崩溃的风险,就谈不上实现成功的民主转型和巩固。包老师引领我们回顾民主崩溃的历史,他认为民主政体的崩溃可以被界定为一国政体在政治参与和政治竞争两个维度上显著和重大的下降。除威权国家入侵外,民主政体的崩溃还可能是由于军事政变、内战、行政政变。
而后,包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关于民主崩溃的现有的理论并提出了自己的新的解释:如果一个民主国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选民政治分裂程度高,二是离心型政治制度安排,那么该国民主政就倾向于崩溃。包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历史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历史的比较进行案例分析,属于定性研究的范畴。包老师选取了德国、尼日利亚、智利和印度四国案例进行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四个国家民主转型的得与失并且对民主转型理论提出了自己的反思。
包老师整场讲座逻辑清晰、妙语连珠、旁征博引,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丰富的学术盛宴。同学们积极提问,热情交流,讲座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团总支
刘舒畅、余玉婷